华讯方舟集团于2002年始创于北京,并在香港设立分部,2007年扎根于深圳,是一家专注于包括Ku/Ka/THz在内的高频谱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是Ka高通量卫星及THz领域的国内国际诸多标准的参与者与制定者,是该产业领域全球引领者,致力于打造以太赫兹通讯为主要载荷的新一代卫星宽带网络,成为全球光电信息超融合综合服务商。
通过搭建太赫兹科技创新研究院、通信技术研究院、太赫兹制造业创新中心、太赫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太赫兹科技创新协会、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自主研发平台,以及举办国际太赫兹论坛和国外联合办学,华讯方舟集团建立了全球化的人才体系。以此为依托,通过源头创新,努力打造从Ka到THz高频谱应用的全产业生态平台。
在半导体(材料和芯片)领域。进军全球新一代电子功能材料磷化铟(InP),成功开发出VB-VGF生长法生产磷化铟单晶片(EPD≤1400 cm-2)的整套工艺和生产设备,实现高品质低位错磷化铟单晶片的全部国产化,拥有完整的生产工艺与产业供应链,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磷化铟(InP)研发产业基地,为固体发光、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制导/导航、卫星、5G/6G等民用和军事领域赋能;开启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与制造,其中自主研发的车用功率芯片可以应用在新型的电气交通、新能源、储能、智慧电网等领域。
在Ka高通量卫星通讯及近轨星座领域。华讯方舟集团已形成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地面设备及系统,包括核心跟踪算法及硬件设备。以“天枢行动”为指引,打造天枢一体化云管理平台及全业务解决方案:构建连接天空、海洋、陆地的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形成覆盖全球的“空天地海一体”的宽带卫星通信网络;提供支持DMR对讲、4G公网、专网四合一的天通卫星电话;提供完整的便携站、车载静中通/动中通、船载/机载动中通、卫星调制解调器、卫星主站、卫星关口站等全系列卫星通信产品;发展卫星空间段资源,在全球范围提供卫星营运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卫星移动宽带接入,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综合业务;不断深化Ku/Ka频段兼容的卫星地面网络产品,向频段更宽的太赫兹领域挺进。目前,华讯方舟集团收购的菲律宾第三家全电信基础运营商G. TELECOMS, INC.,已经成为“一带一路”的主要卫星运营商;通过“灵鹊”遥感星座计划的实施,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卫星回收的民营航天企业,该星座也成为世界第二个、中国第一个自主可控的高时间分辨率卫星星座,业务覆盖卫星制造、发射和运营。
在THz研发与应用领域。华讯方舟集团在基于生产力变革的太赫兹领域进行换道超车,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是真正打破西方关键技术依赖,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的企业。华讯方舟集团拥有多项自主算法及半导体为基础的核心知识产权,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同时用三大类方式、七小类方式获得太赫兹源并生产对应产品的企业,构建了从芯片到设备到系统到平台的太赫兹产业生态链。目前,华讯方舟集团在太赫兹领域拥有的知识产权最多,研发和应用涉及的门类最多。布局了太赫兹安检、太赫兹生物检测、太赫兹通信、太赫兹医疗、太赫兹国防等产业,引领太赫兹通信、太赫兹光谱和成像等领域的发展。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卫星通讯、卫星互联网、超高速移动通信、智慧城市、安检成像等行业。自主研发的毫米波人体安检仪TAI-40,填补了我国在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市场的空白,获得中国民航局A级许可认证,在机场、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得以应用;自主研发的太赫兹光谱分析仪CCT-1800,主要应用于光谱分析、生物医学、化学、农业、医学制药、材料、食品、药品和毒品检测等领域。
在军民融合领域。依托于青岛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平台资源以及华讯方舟在太赫兹光谱成像、毫米波雷达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已在太赫兹安全检测、太赫兹超材料芯片、太赫兹生物传感器及病原快速检测、毫米波军民两用雷达、电磁侦测、电磁攻击武器系统等多个方向取得重大突破,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典范。其中自主研发的视频轻量化产品,技术上自主可控,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大幅减少了对国外存储器的依赖。在实时使用期间不改变格式、不影响清晰度、不影响视频完整性下,综合轻量化率可实现4到16倍,可广泛应用于军民多个领域。
除此之外,当前,华讯方舟集团响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储备、领先的行业地位、丰富的运营经验,积极赋能新基建与新能源领域:
新基建领域。积极参与智慧安防、智慧高速、智慧水务、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智慧城市建设;积极参与智慧航运、智慧应急、智慧旅游、防灾减灾、航空互联等领域建设。力图打造中国数智新基建典范。
负碳产业领域。通过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机构产学研联动,已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从拆车、重点零部件再利用、电池回收与再制造、二手车再利用等全产业链贯通。并且通过高水准工业化方式解决汽车后市场资源化处理的难题,开辟了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商业化和产业化新模式。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强力抢占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中国新能源循环经济的标杆。
依托“卫星+太赫兹+大数据服务”的战略布局,华讯方舟集团始终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走“专精特新”(自2020年起已经孵化五家企业)之路,加速打造从半导体新材料(磷化铟)到芯片(微波、毫米波、太赫兹)、再到业务应用(微电子、卫星、太赫兹、军工、新基建、负碳)的全生态产业链,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耕耘,华讯方舟集团曾荣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对外贸易民营企业 500 强”、“全球卫星竞争力 TOP10 ”;亦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两项奖项)、深圳市市长质量奖大奖、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市长奖等奖项。一直以来,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与关注,也深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秉承“为国家着想,为人民服务,按市场规律办事”的企业宗旨,华讯人在“担当、引领、突破”的核心价值观指引下,以“凤凰涅槃”般的气概为创建一个伟大的企业而努力奋斗!
1月4日,华讯方舟集团在新年伊始召开2024年深度复盘分析总结会暨2025年规划会。此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集团高管与旗下包括青岛君戎华讯、江西华讯、重投华讯、四川国蓉、黑龙江华讯在内的多个核心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与业务骨干共同参会,全面回顾2024年的困难与突破,并为2025年战略布局制定了系统规划。
集团总裁李哲宇在会议中坦言,2024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管理改革持续推进,集团面临巨大压力。一些既定目标未能如期实现,但全体员工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确保了集团核心业务的稳定推进和关键项目的稳步落地。
各分子公司与职能部门以务实的态度展开深度复盘。他们从资源配置、市场开拓、内部管理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不回避问题,不掩盖不足,客观地指出存在的种种缺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在总结发言中,吴光胜院士说道:“过去一年,我们的发展之路荆棘丛生,但正是这份咬牙坚持,让我们在重重挑战中不断积蓄能量,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敢于正视不足,绝非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为了更加稳健地迈向远方。”
吴光胜院士着重重申了新年献词中的核心理念——“保住现金流,就是保住平台”。他强调,稳健的现金流是企业在不确定性中立足的关键。基于这一理念,集团明确了2025年的六大核心战略举措:强化应收账款管理,让资金回笼更加顺畅;积极拓展 To B 和 To C 现金流业务,拓宽营收渠道;深化与国资的战略合作,借助强大外力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大胆进军边远市场,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集团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推进客户与产品的双向拓展,实现市场份额与产品矩阵的双重优化。
吴光胜院士表示:“2025年是华讯方舟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必须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展现华讯方舟的潜力与韧性。”他呼吁全体员工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挑战,以扎实的行动实现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