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由武汉大学孙成亮教授联合14名国际知名业内专家共同创立的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10月正式运行。该公司致力于射频前端滤波器制造及其产品应用方案的实施,产品同时覆盖压电式麦克风以及超声传感器等MEMS器件,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IDM/CIDM公司。公司在武汉、苏州、北京、新加坡等多地布局设立研发设计中心、产品中试平台及大规模量产基地。现已拥有156项发明专利,专利涵盖结构设计、工艺制程、电子封装、单片集成等。
射频滤波器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无线通讯和物联网的重要核心无源器件。武汉敏声自有知识产权的无线射频前端体声波滤波器(BAW)属于射频滤波器中技术门槛和价值量较高的产品,该类产品市场应用空间广阔,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其所属的射频器件领域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关键技术之一。
凭借核心团队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制造经验,武汉敏声经过一年多的飞速发展,自主开发技术完成多款BAW滤波器的正向研发,产品性能指标经多次测试,已达到商用标准。同时,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下一代更高频段射频滤波器系列产品的研发,产品覆盖低、中、高全频段范围,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武汉敏声董事长孙成亮表示:“武汉敏声已完成5款滤波器芯片研发,本次融资将增强公司滤波器芯片量产能力,预计将在2022年底推向市场。”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统计,2021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3.51亿部,其中,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据此估算,2021年5G手机所需的射频滤波器芯片数量在266亿颗以上,市场需求大。
在国产BAW滤波器领域严重缺乏具备丰富工艺制程经验的人才的环境下,武汉敏声核心团队具有平均10年以上的8英寸氮化铝平台MEMS滤波器制造与设计经验,为公司带来极具竞争力的优势。如今,武汉敏声已与战略合作方共同投入资源联合共建8英寸射频滤波器大规模量产线,预计2022年底实现通线,公司有望成为国内率先实现体声波滤波器(BAW)自主量产的企业。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社会贡献与科研产出的重要标准。2021年度,武汉大学共计完成145件科技成果转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转化金额共计2.7962亿元,展现了学校科技创新的强大实力与服务社会的高校担当。未来,武汉大学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能,并更有能力反哺学校“双一流”建设。